非洲自貿協定影響:有望吸引更多投資
來源:中國投資網 時間:2019-08-20
2019年5月30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AfCFTA)》正式生效。這一協定的目的,在于加速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最終形成囊括所有非洲國家的自由貿易區。非洲自由貿易區建成后,將成為人口超過10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大型自由貿易區。
截至目前,一共有24個非洲國家和地區批準了該協議,包括:加納、肯尼亞、盧旺達、尼日爾、乍得、剛果(布)、吉布提、幾內亞、埃斯瓦蒂尼(前斯威士蘭)、馬里、毛里塔尼亞、納米比亞、南非、烏干達、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多哥、埃及、埃塞俄比亞、岡比亞、塞拉利昂、西撒哈拉、津巴布韋、布基納法索。
各國都希望利用非洲自貿區建設機遇為本國企業開拓更多非洲市場,并增強外資吸引能力。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是非盟總部所在地,因此在主辦自貿區秘書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埃塞近年來制造業發展很快,加之亞吉鐵路通車帶來的物流和外貿優勢,讓該國企業對參與自貿區建設產生了強烈興趣。5月27日,在非盟的組織和埃塞政府的支持下,來自非洲各國政界、商界和學術界的代表在亞的斯亞貝巴召開研討會,就非洲自貿區協定的執行展開討論。各方代表討論了消除非關稅壁壘的建議,以及解決與貿易有關的基礎設施制約因素,并將會議決議提交非洲各國部長作為行動參考。
從全球對非投資角度看自貿區發展,對于非洲國家來說,自貿區的意義不僅在于擴大向其它非洲國家的出口,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更多外國投資進入生產領域,因此對于營商環境和基礎條件較好的國家來說,自貿區帶來的好處更大。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最近發布的《2019年全球投資報告》,2018年流入非洲大陸的外國直接投資增至46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11%;在非洲自由貿易區的因素下,更緊密的區域一體化能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尤其是在非能礦產業投資領域。在埃及,中國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投資8.3億美元在蘇伊士運河經濟特區建設一個紡織區。摩洛哥近年來吸引外資進入金融、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汽車工業等領域,2018年最大的一筆投資是南非Sanlam Emerging Markets以10億美元收購摩洛哥最大保險公司Saham finance 53%的股份。在進入突尼斯的10億美元外國投資中,有3.75億美元進入了工業領域,其中中國上汽集團與突尼斯Meninx集團簽署了合作設立面向非洲和歐洲市場的制造廠投資協議。流入阿爾及利亞的外國直接投資增加達到15億美元,其中北汽集團投資超過1億美元用于服務地區市場。南部非洲去年吸引外資42億美元,中國北汽、德國寶馬和日本日產都投資擴大了生產制造能力。此外,在自貿區建設不斷推進過程中,特別經濟區(經濟特區)將成為今后幾年吸引對非洲大陸投資的重要因素。據估計,在非洲大陸54個經濟體中有38個國家設立了特別經濟區,非洲共有237個經濟特區,以及200多個單一企業園區。其中肯尼亞數量最多(61個),尼日利亞、南非和埃及都制定了完善的經濟特區方案。在非洲的特別經濟區中,有相當數量是中國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的。
歐亞中心始終關注各行業發展最新動態,助力行業、企業積極對外交流合作,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境外項目推薦分析、前期對接、出訪實地考察洽談、國際貿易與投資、政策支持、人才引進、手續辦理等全方位的咨詢和服務。
來源:中國投資
國際交流三部
吳榮莉 聯系方式 1385412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