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助推中文合作邁上新臺階(手記)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8-06-01
文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在1929年發(fā)現石油后,長期位居高收入國家之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石油價格遭遇滑坡,文萊經濟也陷入低迷,一些老牌外資銀行相繼撤出文萊市場,西方媒體更借此大肆唱衰文萊經濟。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成為助推中國和文萊經貿合作快速發(fā)展的“東風”。之后,兩國不斷有經貿合作項目落地,2014年《文萊—廣西經濟走廊經貿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2018年恒逸文萊大摩拉島石油化工項目“實施協(xié)議”簽署……
每次到文萊,我都被這里不斷呈現的新氣象所感染:中國銀行(香港)文萊分行開門營業(yè);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所屬中國港灣承建的文萊大摩拉島大橋已完工;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承建的淡布隆跨海大橋CC4標段將于明年底交付;由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控股企業(yè)接管的摩拉港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
在食品、農漁業(yè)、數字經濟等領域,雙方合作也方興未艾,中資企業(yè)在文萊“2035宏愿”發(fā)展進程中的參與度不斷加深。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的這5年,是中文兩國經貿關系發(fā)展的最好時期。”中國駐文萊大使館經濟商務處主任朱榮說。
這5年,也是見證文萊經濟呈現新起色的5年。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文萊經濟在經歷4年收縮之后,已展現復蘇跡象,自去年開始,經濟增速止跌回升,有望在今年實現1.6%的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資的拉動,而中國就是其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地。當地媒體報道稱,在西方資本逐漸放棄文萊之際,中國投資的到來對文萊無異于雪中送炭。面對這一切,沒有誰比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更有體會:“當前我們面臨著一系列挑戰(zhàn),‘一帶一路’建設對于我們應對這些挑戰(zhàn)格外重要?!?/span>
普通民眾的感觸更深。在文萊經濟陷入低谷時,我采訪年輕人時聽到最多的感受是“就業(yè)難”。如今,隨著越來越多中企落戶文萊,當地就業(yè)市場迎來了大量新崗位。難怪文萊的年輕人說,落戶文萊的中資項目就是他們未來的生計。
可以說,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給文萊帶來的除了資金、技術和就業(yè),還有信心、友情和希望。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正穿越歷史和現實,深深融入中文兩國與兩國人民的情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