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工業互聯網:為實體經濟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8-03-28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這也是中國把“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余少華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現代工業融合發展催生的新事物,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中國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對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意義重大。
“工業互聯網正重塑傳統制造業,在現有各類網絡基礎上打造全新的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決定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余少華表示,工業2.0、3.0、4.0同時長期并存,是中國制造業的現狀,工業互聯網要做的,是生產方式的大變身,即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轉型、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他建議,新增“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一期)”國家重大專項,后續再陸續布局先進制造二期(智能制造一期)、三期(智能制造二期)等,推動工業互聯網更好更快地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認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匹配問題,將會導致資源錯配和結構扭曲,影響行業發展的可持續性。他建議,深化工業互聯網方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傳統行業轉型,加快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丕恕表示,工業互聯網平臺要推動跨界創新,大幅提升生產力,亟需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IT技術,打造智慧“企業大腦”,提升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化程度。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推進工業互聯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可以上升為獨具特色的中國經驗,也是一個中國方案。”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未來消費互聯網會滲透到工業互聯網,這也是目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可以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