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山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收比重超3%
來源: 時間:2022-04-27
今天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發布《2021年山東省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和2021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
2021年,山東知識產權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全省發明專利授權3.63萬件,商標注冊46.5萬件,同比分別增長35.9%、32.9%;到2021年底,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15.08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85件,較2020年底提高2.45件。有效注冊商標205.7萬件,累計獲批準保護地理標志產品81個。
我省擬組織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利賦能創新發展行動,引導“專精特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有效破解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劉路介紹,專利賦能行動提出八大措施,主要包括: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搭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利申請和需求項目庫;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能力;促進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支持企業核心技術專利快速獲權;推動專利價值再造,每年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利技術轉化200項、融資100億元以上;提供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提升企業自我維權能力;提高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按行動計劃,到2025年,山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普遍達到3%以上。
圍繞知識產權糾紛多發、頻發的重點產業和領域,我省強化源頭預防,優化營商環境。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處處長趙艷介紹,我省積極探索源頭糾紛化解“定期坐診”模式;創新調解方式,積極推行“互聯網+人民化解”機制,2021年共調解案件2015件;提升能力素質,建立省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才庫,入庫專業人才200余名。
為做好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系統部署開展了專項行動。在重點領域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對線上涉嫌侵權違法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專項行動期間,全省累計開展專項檢查7036次,處置案件線索322條,查處侵犯奧林匹克標志案件132件,已結案43件,罰沒款26.76萬元。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推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2021年,全省專利質押融資項目2089項、登記金額219.7億元,項目數量和登記金額均居全國前列。“其中,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質押貸款項目占比近80%,惠及企業1535家。”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處處長高兆陽說,今年一季度,全省專利質押登記855項,金額106.89億元,其中,“普惠性”專利質押項目、登記擔保金額、惠及企業數量均居全國首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中小企業的普惠支持作用日益凸顯。經初步統計,2021年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資金近7000萬元,涉及貸款項目400余筆。
目前,省市場監管局已發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共確定378項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涵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下一步,我省繼續強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全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為打通發明專利轉化“最后一公里”,我省實施專利轉移轉化專項計劃,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專利庫提質擴容,吸納國內外最新專利技術入庫5.2萬件,向企業推送,完成483項專利轉化運營,惠及中小企業156家。2021年,全省專利出讓次數為22467次,受讓次數為31891次,位居全國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