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屋脊的“山東答卷”
來源: 時間:2021-09-07
來自世界屋脊的“山東答卷”
——山東援藏扎實推進強黨建促援建,凝聚干事創業合力
西藏,世界屋脊。
這里氣壓低、氧氣薄,高原反應如影隨形。然而,就是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短短兩年時間內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山東答卷”:累計投入援藏資金11.3億元,實施項目184個,連續兩年資金到位率、項目完工率達到100%;連續兩年在全國援藏工作考核中被確定為突出等次。
是什么支撐起了這份“山東答卷”?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領隊、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馬金棟說:“我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援藏工作的‘主引擎’,圍繞援建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援建,推動黨建援建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凝聚起了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強化政治引領
筑牢“精神高地”
日喀則市昂仁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山東5個對口支援縣中海拔最高的縣,條件最為惡劣。今年4月初,在昂仁縣執行對口支援任務的淄博援藏醫療隊員李捷突發高原肺水腫,幸被隊友及時發現,緊急驅車270多公里送至醫院,撿回一條命。李捷康復后,不少同事建議他回山東休養,可他卻堅持返回昂仁,他說:“要干的事太多了!”
7月上旬,隨隊赴阿里地區出差的青島援藏人才王建亮突感腹部疼痛,但他沒太當回事,靠吃藥一路堅持回到日喀則,等到醫院就診后,才得知是急性闌尾炎,已經穿孔,情況十分危急。手術后,領導和隊友們都囑咐王建亮要好好休息,可他哪里閑得住,第二天就請同事把筆記本電腦帶到病房,忙活起來。
……
“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這在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進藏后,中心管理組黨委深入開展“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大討論,引領大家牢牢把握“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扎根雪域,建功邊疆。
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把群眾需要擺在援藏工作的首位。建成西藏首個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種植示范區和出口蔬菜備案基地;投資2億元建設齊魯高中,建成后日喀則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將提高13個百分點;籌集社會資金2200萬元,為桑珠孜區建設了28所鄉村標準化幼兒園,率先在西藏實現適齡兒童入園率100%;大力推動“藏品入魯”,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
注重黨建創新
打造“戰斗堡壘”
2020年12月24日,由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組引進、水發集團投資4.5億元興建的西藏最大綜合能源項目——日喀則市50兆瓦光伏儲能示范項目成功并網發電,可實現年發電量1億度,稅收500萬元。該項目從洽談到并網發電,僅用了半年時間。
談及山東援藏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加速度”,山東援藏干部、招商組團負責人楊煥起說:“中心管理組注重黨建創新,打破既有分工,組建若干組團,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集中攻關、集成突破,確保援藏項目建一個、成一個。”
數據統計顯示,兩年來,招商組團先后引進項目40個,協議資金28億元,落地項目16個,到位資金14億元。
除招商組團外,教育、醫療、農業等組團也成績突出。教育組團探索出一條“組團式援助、全鏈條幫扶、集團化辦學”的新路子,“齊魯教育”品牌在日喀則家喻戶曉。醫療組團積極組織開展齊魯醫療高原行活動,累計救治先心病患兒、小兒斜視、精神疾病等患者1300余名,救治數量居全國17個援藏省市之首。農業組團發起“對標壽光·高原果蔬產業提升行動”,帶動南木林、昂仁等周邊10余縣區發展蔬菜產業,推動日喀則果蔬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不僅如此,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組還為日喀則市援建了覆蓋全市基層黨組織、連通全市廣大黨員的珠峰黨建信息化平臺,為黨建工作賦予了“新動能”。
扎緊制度籬笆
鍛造“援藏鐵軍”
進藏不久,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組黨委就明確要打造政治、業務、作風、廉潔、身體“五個過硬團隊”,圍繞黨的建設、議事決策、人員管理、項目管理等10個方面作出了24項制度規范,建立了“一周一次集體學習和工作例會、一月一次工作調度、一季度一次廉政教育、一年一次述職點評”的“四個一”工作保障機制。
同時,先后7次采取以案說法、警示教育等方式,對全體援藏干部人才進行黨風廉政教育,教育和引導援藏干部人才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還特別注重加強審計監督,選拔專業人才加入援藏隊伍,對三公經費、項目資金進行全過程審計,從源頭上防止和杜絕違紀違規現象發生。
黨建援建深度融合,結下累累碩果。自2019年7月1日進藏以來,山東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組被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榮獲日喀則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等多項市級榮譽稱號,5市援藏干部管理組也多次立功受獎,28名援藏干部人才受到市級以上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