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攤經濟將給街頭注入新元素
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20-06-05
在李克強總理將小店經濟描述為中國的生機后,主要科技平臺都宣布有關新計劃,幫助攤販和小零售商從新冠疫情的沖擊中恢復。
李總理本周在山東省考察時說,國家是人民組成的,人民好了,國家才能好……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
盡管有關科技平臺在此之前就已推出一些支持中小企業的措施,但李總理在本周重申政府對小店經濟的支持,激發來自業內巨頭的新一輪反應。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其平臺超5000萬小微商家推出一個新的“煙火”計劃,支持中小商家的數字轉化,并提供福利補貼、商家教育指南和經營保障支持等。支付寶表示,保證完成中國小店2020計劃。京東發布扶持中小企業、攤販和店主的“星星之火”計劃。將組織超過500億元的品質貨源并為每個小店提供無息賒購,全力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蘇寧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還將免費開放直播及社群平臺,為攤主提供一鍵直播培訓。(作者Jane Zhang)
美國《女裝日報》6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對街頭攤販的態度轉變意味著什么 為重啟經濟并減輕疫情后的失業壓力,北京已逆轉對街頭攤販的態度,近10年來后者的存在曾被視為有損于中國的迅猛城市化。但今年穩就業已成為中國決策層的首要議程之一。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的經濟學家朱民認為,如今街頭攤販既是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窘境的緊急解決方案之一,也將成為一種經濟常態。
由于中國如今能夠采用數字支付、實施嚴格回收規定,并擁有更先進的城市基礎設施,上述政策實施將不大可能讓人們再次看到街頭遍布油脂和垃圾。相反,隨著詐騙和環境污染的可能性被降至最低程度,地攤經濟將為中國的街頭帶來商品、服務和一種興高采烈感。
出售廉價小吃或家庭產品的街頭食雜攤販,是該政策的直接受益人,這使那些因疫情而失去工作的人有了新生計。有關專家表示,放開街頭市場不僅將增加就業,還會刺激那些生計在疫情期間受到影響的基層老百姓的消費。
對獨立時裝品牌和零售商來說,這種政策轉變也是巨大機遇。看到有關新聞后,在某時裝品牌任職的北京設計師詹文桐(音)開始在一家豪華購物中心外賣服裝。“因為不知銷路如何,我僅從工作室里帶來幾件產品。結果昨天所有T恤售罄,每件150元,都是我自己或朋友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