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試點城市,山東跨境電商綜試區成穩外貿“利器”
來源:大眾日報 時間:2020-05-08
本報濟南5月7日訊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同意46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其中我省東營、濰坊、臨沂入選。加上此前的青島、威海、濟南、煙臺4個城市,山東共有7個城市成為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下稱“跨境電商綜試區”)。
今年以來,傳統外貿方式受疫情影響較大,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增速顯著,成為穩外貿的“利器”之一。今年一季度,山東跨境電商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進出口實現7.4億元,同比增長114.6%。其中,出口5.6億元,增長90.8%;進口1.9億元,增長242.9%。
跨境電商綜試區已經過多次擴圍,目前全國綜試區城市數量達到105個。根據批復,新增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復制推廣前四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品牌建設,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全面發展,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加速推動全國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的發展,一方面有助于帶動企業打造“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對外貿易新模式,緩解當前外貿企業的壓力,增加外貿企業的訂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滿足和刺激國內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復蘇。
“跨境電商綜試區的設立帶給企業的優惠是實實在在的。”東營市商務局對外貿易科科長荊靜說,企業可享受到零售出口“無票免稅”、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政策等優惠政策,如綜試區內符合一定條件的出口企業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辦法,采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率統一按照4%確定,而現行稅率為25%。與此同時,企業通關將會更加便利,進口監管條件也會放寬。海關通過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便利措施進行監管驗放,提高企業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我省一直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提出支持具備條件的國際空港、海港、郵輪母港增設免稅店,引進具備進境免稅品經營資質的企業落戶山東;支持省級以上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加大跨境電商培育和集聚力度,擴大消費者直購規模;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開展好青島市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東營市商務局局長西牧山介紹,此次獲批設立綜試區的東營市去年完成外貿進出口1629.1億元,列全省第4位。全市培育形成了橡膠輪胎、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石油裝備、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等特色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供應鏈條,具備發展跨境電商的產業基礎。此外,該市還擁有東營綜合保稅區、東營港、東營勝利機場等載體,有空運航線17條、固定海運航線4條、鐵路4條、省級以上公路14條,具備發展電子商務的交通條件。
另一個獲批設立綜試區的濰坊市,近年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迅猛,現有本土電商平臺27個,電商企業(含賣家)近20萬家,涌現出世界制造網、焦易網、廣貿天下網、跨境通、孚日、星宇等260個平臺、產品電商品牌。今年1月17日,剛剛獲批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1210)試點。
臨沂市近年來不斷加強涉外服務體系建設,臨沂綜合保稅區快速發展,中歐班列高效運營,臨沂港與青島港等港口無縫對接,臨沂國際機場口岸正式開放,全市可直接對接國際鐵路線路6條、國際航線15條、省級以上公路線路24條,國際郵件互換站加快建設,跨境電商服務體系不斷提升。
省商務廳數據顯示,近年來,山東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省級跨境電商主體達到136家,1萬多家傳統外貿企業和制造企業運用跨境電商實現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