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用紡織品“十三五”或實現兩位數增長
來源: 時間:2016-04-18
新時期新定位
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起初被稱作產業用布。“十二五”期間,行業已取得了長足進步,有3家非織造布生產企業進入世界40強;上市公司達14家;行業前20強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5%,涌現出一批專、精、特、優、新的中小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是國民經濟依存度較高的產業,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大政方針密切相關。“十三五”時期,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最大的機遇是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
據悉,根據全球狀況和中國國情,“十三五”期間,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的地位不會變,但是基于比較成本層面的國際競爭優勢正在進一步轉換為產業鏈層面的國際化新優勢。
因此,紡織行業“十三五”規劃對新時期紡織業有了新定位:“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是科技和時尚融合、衣著消費與產業用并舉的產業,在美化人民生活、帶動相關產業、拉動內需增長、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車用紡織品市場可期
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科技和時尚的融合、衣著消費和產業用并舉,是紡織行業在“十三五”規劃中最新提出的表述。這也被看作中國紡織工業轉型升級走向高端的必然要求和必經過程。
近年來,我國交通工具用紡織品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行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超過15%。據統計,現如今在汽車中應用紡織材料的零件已超過80種,每輛轎車約需20千克的紡織材料。
有測算指出,到2020年,全球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0億輛,也就是說,在未來的7年內,每年的汽車保有量漲幅將達到12%~15%,因此車用紡織品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并將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高端系列邁進。
同時,交通運輸、外貿旅游業的日益繁榮,海陸空涉及的交通工具都有快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交通工具朝著高端大型、節能環保發展的驅動下,高速鐵路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國產大飛機C919也即將為國人效力,這些都推動著輕量、高性能的紡織品及其復合材料逐步替代鋼鐵,應用量進一步增加,是近年來紡織行業最具發展潛力和高附加值的新興產品。
業內專家預計,只要我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長能保持在6.5%~7%,基本就能保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主要經濟指標以兩位數增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