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中低端消費市場
來源: 時間:2016-04-20
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海外“黑五”購物季,中國消費者貢獻了不小的消費額。跨境電商的日益發達是中國中產階級崛起的標志,但與此同時,中低端消費市場依然不可忽視。
與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購物講究品牌和品位不同,中低端消費者更加注重實用,雖然客單價并不高,但是基數龐大,體量巨大。
全球性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的報告顯示,數字化正在悄然推動中國平民消費規模迅猛擴張,成為中國企業市場開拓的新動力。到2020年,中國中低端消費規模將達4萬億美元。
這一行為的背后,是因為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收入的消費者,可以與大城市里的高收入消費者同等便利地在線選購商品。通過卷皮網這樣的電商平臺,直接與廠家對接,避免了商品到達三四線城市的層層加價。
但是,贏得平民消費群體的青睞并不容易,因為他們的消費訴求是“低價”但不“掉價”,實用、質量好與價格低廉同等重要。“買家秀”與“賣家圖”之間的巨大反差,便是中低端網購的弊端之一。由于消費者不能親眼所見實物,質量問題頻出,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類似于卷皮網這樣服務于中低端購物的電商,通過買手團隊和質檢把關改善這一體驗,既給自己找到了一條從電商中突圍的路,也讓消費者更多了一個便利選擇。
“買洋貨”的背后部分原因是對中國制造業的不信任。國貨因為缺乏品牌意識,容易給人以不上檔次的感覺。然而,在服裝等領域,中國的傳統制造業依然具有很強的優勢,海淘回來的商品標簽最終也許是“Made in China”。受國際經濟形勢下滑,紡織制造業出口受到影響,一些外貿企業轉向內貿,消費者也應該對國貨質量心懷信心,給予機會,共渡難關。
類似于卷皮網的中低端購物電商,將中國平民消費市場的新機遇轉化為業績增長,實現個性化的客戶體驗,讓生產者獲得更多的利益分成,也使得消費者得到實惠,實現制造者、電商和消費者的共贏。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