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進展
來源: 時間:2016-06-23
根據工信部《關于開展一季度工業行業經濟運行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組成5個調研組,分赴上海、湖北、河北、天津、廣東五省市開展調研(這5個省市輕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1/4,出口占50%以上)。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企業及對重點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了解當前輕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企業在穩增長增效益方面的成功經驗、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政策訴求等。調研注重點線面結合,先后召開了6次座談會,聽取了15個全國性行業協會、5省市13個地方行業協會,35家企業的情況匯報。向輕工行業部分重點企業發出調研問卷100多份,收回79份。綜合調研了解實際情況并結合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較全面地掌握了當前輕工行業運行狀況。
總體研判
目前輕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進展,行業總體運行基本平穩,但下行壓力較大,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急需政策扶持。
乳制品等企業總體開門率達到九成以上
開工情況基本正常 據調研情況看,今年春節過后企業普遍開工,沒有出現大規模停產關門現象。據主要行業如乳制品等行業協會反映企業總體開門率良好,達到90%以上,但設備開工率不足,約為80%。
從對問卷企業情況看(此次問卷調查涉及發酵、釀酒、農副食品、日化、塑料等行業的企業),受訪企業年初開工率從10%—100%不等。其中6.3%的企業年初開工率低于50%;7.6%的企業年初開工率在50%—80%之間;19.0%的企業年初開工率在80%—90%之間;31.6%的企業年初開工率在90%—100%之間;年初開工率100%的企業占35.4%。受調查企業設備利用率從40%—100%不等。其中1.3%的企業設備利用率低于60%;2.5%的企業設備利用率在60%—70%之間;8.9%的企業設備利用率在70%—80%之間;26.6%的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90%之間;48.1%的企業設備利用率在90%—100%之間;設備利用率100%的企業占12.7%。
訂單有所下滑 出口訂單下降明顯 從問卷受訪企業中看,61.5%的企業2015年訂單額較2014年增長,35.9%的企業訂單額下降;2.6%的企業訂單額維持2015年水平。從受訪企業對2016年發展預期情況看,36.8%的企業預計2016年會較2015年增長,45.6%的企業預計與2015年持平,17.6%的企業預計2016年會出現下降。
從對行業、地方輕工企業調研情況看,出口較多的家電等行業普遍反映出口訂單下降較多。出口產品較多的廣東、上海等地也有類似的反映。
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去年
從調研企業看,美的集團、羅西尼表業、紅塔仁恒紙業、敦煌民樂、天津北方食品、稻花香集團、周黑鴨食品工業園、老鬼生物科技、武漢蘇泊爾等企業通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銷售情況不錯。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2月份主要輕工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制造業及全國工業平均水平。除金屬制品外,農副食品加工、食品、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及2015年末水平。其中,食品制造業增速為9.2%,較2015年12月回升1.7個百分點。
食品制造業投資增速居行業之首
1—2月份,主要輕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制造業及全國平均水平。除金屬制品外,農副食品加工、食品、橡膠和塑料制品業投資增速均高于2015年末水平。其中,食品制造業增速為23.8%,為行業最高值。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增速為23.5%,較2015年末回升15.8個百分點。較強的投資力度,將對輕工行業未來穩定增長起到有力的支撐。
困境解析
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
這是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目前,黨中央國務院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金融、財稅、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打擊假冒侵權、培育品牌、規范市場秩序等方面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但從調研的情況看,有些地區執行不到位,未能有效傳導到企業,企業普遍對此毫無感覺,沒有享受到政策的惠及,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自身難以解決困難。
企業稅費負擔較重
對此,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為敏感,其所得稅稅率、增值稅稅率多高于部分發展中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而且企業反映增值稅可抵扣項目少、抵扣額不足等。同時大量、高額檢驗費用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輕工行業產品品類眾多,抽檢過于頻繁且費用不低。
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難
隨著降準、降息政策實施,企業融資難有所緩解,但成本高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反映,實際拿到貸款的利率(基準利率+浮動利率)在10%—12%。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銀行大多推行放貸大企業而少放給小企業的做法,中小企業融資愈來愈難,并有從中小企業抽資的趨勢。
企業用工成本逐年提高
根據調查,近年來企業用工成本每年以10%—15%速度增長,“五險”總繳費仍達企業成本近40%,給企業帶來負擔較重,有的企業不堪重負。
質量安全監管缺乏公正
有關部門對大企業、規范發展的企業嚴格管理,只盯著檢查大企業,而對小企業沒人管,大小企業不在同一個競爭起跑線上。如一些大企業產品按國家標準通過3C認證,但很多小企業沒有參加認證。
企業創新內生動力不足
輕工行業部分中小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由于項目偏小,多靠自身投入,往往得不到國家科技資金支持。特別是企業自己投資開發出的創新產品,由于知識產權保護不利,很快就被仿冒,因此企業創新積極性不足。
電商不規范沖擊實體經濟
電商作為新業態,對促進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目前電商的不規范發展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比如,跨境電商在網站銷售進口嬰幼兒奶粉既不檢驗、檢測,也不進行認證,低于一定額度還免稅,這對規范的乳品生產企業不公平。
供給側“零供”關系不協調
一些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種費用,企業不堪重負。據一家知名企業反映,目前市場“零供”不僅存在各種高費用,而且存在中外企業不公平差異性準入收費,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競爭能力。
政策建議
促進相關政策措施切實落地
政府有關部門應進一步簡政放權,努力打通政策出臺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減少中間環節,對政府出臺政策加大落實力度,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減輕企業抽檢負擔,規范產品質量監測檢驗辦法,建議由一個部門抽檢信息結果共享;對不涉及食品安全和消費者人身安全的輕工產品,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對通過相關認證的企業恢復免檢制度,如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按消法及相關法律進行處理。
取消不合理稅費 減輕企業負擔
一是盡快啟動減稅措施,如適度降低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稅率,特別是對輕工中小企業,讓他們重點承擔保底線任務,接納好勞動就業。二是提高輕工全行業出口退稅率。三是調整在流通環節收取消費稅。四是適當降低企業保險費率,建立與勞動生產率相一致的薪酬體系。五是對于為實施提質增效的進口設備,應減免進口關稅。六是擴大增值稅可抵扣范圍和比重,減輕企業在成本、營銷上的負擔。七是鼓勵金融創新,實施《動產抵押登記辦法》,進一步拓展動產抵押物范圍。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激勵創新發展
完善快速維權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將行業協會納入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工作體系,委托行業協會配合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等快速維權工作。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建立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進一步鼓勵擴大消費
如推動健身消費。目前,國家大力提倡全民健身運動,這對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推進健身消費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在全國范圍內盡快推廣江蘇、山東兩省部分地區已經實行的“醫保卡”和“健身卡”兩卡并卡和一卡通的經驗,以醫療卡內節余資金的20%—30%允許用于健身或購買體育健身器材。
規范電商發展 保護實體經濟
目前,電商發展迅速,但缺乏監管,造成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應強化對電商的經營監管,出臺有關措施,打擊制假、售假,保護實體經濟發展。加強對電商加大稅收管理,嚴格準入門檻。加大監管力度,公平進行渠道競爭。對假貨應追究供應商和經銷商責任。
細化法規 緩解用工成本上升
輕工企業中不少外向型的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或是季節性生產企業,企業用工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建議對《勞動合同法》出臺實施細則,充分兼顧勞資雙方利益,使工資薪酬的上漲與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同步。
加快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進程
建議加快地方國有輕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增強適應市場的能力,及早建立充滿活力的經營機制,保證國有資產真正能夠保值增值。
逐步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與生產企業相結合,推進再生資源回收管理體制改革和回收模式創新,提升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范化水平和規模化程度,構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揀和拆解、安全儲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的完整的先進的回收體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